海外代付贸易战

  2004年年中,人民币升值预期愈演愈烈面对香港、新加坡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热炒之风,企业界绷紧了博弈人民币升值收益的神经。根据“收硬付软”的原则,博弈人民币升值收益的企业一般都双管齐下:一是增加人民币资产;二是减少外币资产、增加外币负债,最典型的举措就是进口付汇时,通过增加人民币定期存款、举债外币贷款而付汇。

自2015年进入移动支付元年以来,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总要的基础设施,嵌入各行各业的不同场景中,应用越来越广,也成为了巨头的兵家必争之地。支付宝、微信、银联在国内的竞争激烈而漫长,而移动支付的海外争战也暗流涌动,杀机四伏。

  怎么办?针对客户需求进行分解,对目前境内外资本市场状况和人民币即期、远期汇率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测算,从假远期信用证业务中得到启示,最终推出了在预期环境下的双赢产品——海外代付。

  该产品的出台,考虑到以下几个市场特征:

  1.:境内企业为了博弈人民币升值收益,普遍对外币贷款处于饥渴状态,银行贷款成本高居不下;海外资金为了博弈人民币升值,大量涌往香港、新加坡,导致海外银行的外币资金相对充裕。

  2.对于流动性资金贷款而言,能否与人民币升值的节奏相吻合,是企业所不能掌控的。当时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售汇汇率在8.2890附近,而6个月远期汇率为7.020;而海外贸易税16%;

凭借AWS渠道和合作优势,作为中国区官方授权的优秀合作伙伴,在云上拥有最优质的的海外营销渠道资源、专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团队为客户提供最完善的响应服务。

Scroll to Top

联系我们